第96章_全天下都觉得我忍辱负重【完结番外】
大红大紫 > 全天下都觉得我忍辱负重【完结番外】 > 第9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6章

  颠沛之行

  天色微亮,裴玉在村子里从头找到尾,才在一户农户家中寻到了架被遗弃的残缺板车。

  虽然有补天丹护着,到底萧玄策的伤势过重,完全无法自己行走,裴玉便将那板车清理出来,铺上一层干草再铺上鹿皮,最后才将萧玄策安置上去。

  他从怀里掏出两个杂粮野菜饼和一筒装着蛇肉粥的竹筒递给萧玄策:“吃。”

  这村子里人烟稀少,他好容易找到还住着人的人家,那户人家里也只有一个腿脚不便的老妇人带着个三四岁左右的女童。

  一老一少两人相依为命地活着,家中为数不多的口粮便是半袋子玉米杂粮面和从外头采摘回来的野菜,掺和在一起做出来的两个野菜饼便是两人一天的口粮。

  裴玉本打算用银钱去换菜饼,只是那妇人辩不出银子是真是假,见裴玉形容狼狈,当他是逃难至此的人,也不肯收他的银子。

  最后还是裴玉在林子里抓了几条肥蛇和松鸡送去,让那老人拣出蛇肉和鸡肉加些小米煮粥给他带走一碗,其余的蛇肉便赠与她们,老妇人这才犹豫着同意了。

  不过老妇人家中也无多余碗筷,最后寻了个装水的竹筒,往里头灌了满满一筒肉粥让裴玉带走。

  然而裴玉心里也清楚,他师兄天生力气大,相应的饭量也大,这不到巴掌大小的两块饼和一筒稀粥,根本不够萧玄策塞牙缝。

  萧玄策趴在板车上,捏着软踏踏的菜饼,细细地扯下一块递给裴玉。

  裴玉故意皱眉躲开:“这种乡野小食,我才不屑……”

  话音未落,便被萧玄策直接将面饼塞进嘴里。

  “你不肯吃,是嫌师兄没有用嘴喂你么?”萧玄策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师弟,“当然如果你坚持,师兄也没有意见。乖玉儿,坐过来师兄喂你……”

  他这惫懒的模样让裴玉有些无语,但拗不过萧玄策的坚持,最后轻叹了口气,与萧玄策分食了两块面饼和竹筒里的米粥。

  乡野农妇做出来的杂粮面饼,里面还掺杂了一半的野菜,只能勉强果腹,根本谈不上好吃。粗糙的杂粮和着野菜,让吃惯了精致美味的裴玉有些难以下咽。

  不过眼下粮食珍贵,即使再吃不惯,他也只能沉默地强迫自己将那饼子咽下去。

  那村子里的农妇和女童都能吃,他自然也吃得。

  “怎么不高兴了?”萧玄策敏锐地察觉到裴玉的情绪不好,柔声问道。

  裴玉把掌心的面饼残渣拍干净,叹了口气:“此地既无水灾也无干旱,山林之间既有鹿獐可猎,野地也有野菜采摘,然而却有这么多人选择背井离乡,逃难而去,可见是苛政猛于虎,人祸让村民避之不及。”

  萧玄策抿了抿嘴角,无声地捏了捏裴玉的耳垂。

  “师兄,我下山前夜师父曾叮嘱我,若圣上有德,我要放下父母恩怨辅佐之,若皇帝无德,我可凭借自己的出身名正言顺地取而代之。”裴玉的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风吹散了。

  萧玄策的神色不变,依旧平静地握着裴玉的手掌,耐心听着。

  “我本无意那个皇位,那就是个华丽的囚笼,表面看上去尊荣高贵,到底也只是个好看些的枷锁罢了。那时我想的是,陛下治国无能,或许我可以从三位皇子中择一人为储君,再慢慢了结我同陛下之间的恩怨。”

  说到这里,裴玉苦笑一声。

  岑济安作为三朝元老,前朝阁老,绝非心胸狭隘的常人可比,这位老人虽然在裴玉幼年时就把他的身世据实以告,但却并没有就此向裴玉灌输关于仇恨和复仇的信念。

  相反的,他不仅教给裴玉治理天下、统御朝堂的帝王之术,也交给裴玉忠君报国、爱民恤物的人臣之责。

  他教裴玉明是非,辨善恶,识好歹,知良莠,即使是要裴玉下山入朝,也没有让他偏执地一味复仇。

  拜岑济安所赐,裴玉心中并没有自幼结下的心结,也没有埋下仇恨的种子,他听着先帝后的爱情故事,与听着其他传说故事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没有非要为父母复仇的执念。

  或许这便是岑济安期望的结果,相比较起灵武帝与裴玉之间相隔了二十年的因果,他希望裴玉更在意的是这天下万民。

  民贵君轻,这是岑济安一直坚守的理念。

  他认为,若是皇帝能让天下升平,海晏河清,即使是个人私德有亏,但无愧于万民也算是个明君。相反,若皇帝本人品行无垢,但昏庸无能,那便是不配为帝的庸才。

  事实上,最初,岑济安对灵武帝也并非没有期待。

  只是灵武帝自己亲手打破了岑济安的耐性和幻想。

  “那么现在,你改变想法了吗?”萧玄策的脸上不辩喜怒,只是那双眼眸比平日更深沉些。

  裴玉摇了摇头:“皇位于我而言,从来不是什么值得选择的东西。何况,我父亲干的也不怎么样,过得更不怎么样……”

  只是……如果他的身世没有后面的波折,如果他不是灵武帝的孩子,或许后面的路,会按照裴玉的计划一路顺畅地走下去。

  而今,他的身份再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再也无法让自己像以前那样置身事外。

  “圣上的确……”萧玄策想起灵武帝的所作所为,沉吟不语。

  他着实无法违心地称灵武帝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哪怕对方是他师弟的亲爹,也算是他的,嗯,岳父?

  不过这个想法被萧玄策偷偷地藏在心底。

  “以前我只觉得自己不过是这天下的一个旁观者,我只想着等这朝廷安定下来后,再同你回山上。”裴玉抿唇看向萧玄策,“只是我自作主张,却不知你肯不肯舍得这伯爷的爵位和手中权力?”

  萧玄策从善如流道:“玥儿你去哪儿,师兄便去哪儿。”

  两年前裴玉先下山,他为了保护裴玉,在求了师父小半年后才得了准许下山,就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官场。

  按照他萧家人的身份和一身绝顶的功夫,若他投身军营,在边关厮杀个几年,很快便能凭着自己的战功获得与自己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和权力。

  然而萧玄策对于权势地位也毫无概念,他唯一所求便是离自家师弟再近些,一日三餐足以。

  裴玉不意外地听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这才笑了,眉宇间也舒展了几分:“不过方才那面饼却提醒了我,师父曾经的教诲。处富贵之地,知贫贱之痛。如今我官拜三品,也算身居高位,不可只想着一己之私,至少……至少要让被苛政逼迫的百姓安定下来,让他们能安享饱暖人生,才不负师父的教诲。”

  萧玄策闻言,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着裴玉的手背:“我们前日所见所谓山匪强盗,也不过是被逼得身不由己的穷困百姓罢了。民之所以为盗者,是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及廉耻。你我二人既在朝为官,自然要尽一份力。我看陛下如今也肯革新变法,关心政务,不管是何缘故,总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裴玉轻轻点了点头,想起他和萧玄策两人走访江南的真实目的,心底沉甸甸的责任又重了两分。

  天边朝阳露头时,裴玉便推着板车往柳城南方的官道上走去,只盼着早些走到,好与灵武帝几人汇合,也好让萧玄策安心养伤。

  他推着吱嘎作响的板车一走就是两个时辰,太阳已经变得炙热起来。

  汗水沿着他的下颌一滴一滴地淌下,哪怕有萧玄策举着芭蕉叶为他遮挡阳光,也难以带来清凉的慰藉。

  两人几乎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上华贵精致的衣衫都沾染了泥泞灰尘,哪里还看得出当初价值不菲的模样。

  或许也是因此,偶尔遇到路边的流民,那些流民也只是麻木疲惫地让开路,对于看上去和他们一样狼狈的两人,他们并无别的想法。

  裴玉拖着破旧的板车行走在官道,虎口和掌心因为粗糙的木把手的摩擦,已经磨出水泡来。为了不让萧玄策看到,他趁其不注意,狠狠心掐破了掌心的水泡,再用衣袖缠在手上,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推车。

  “停下来。”萧玄策哪能被他骗过,抓住了裴玉的手腕看着那掌心破开的水泡,咬紧了后槽牙。

  “也不疼,”裴玉有些不自在地揉了揉手腕。

  “我躺了这么久,也该下来走动走动。你知道的,总是躺着反而不利于伤口愈合。”萧玄策强忍着背上的疼意从板车上挪下来。

  裴玉抬头看了一眼万里无云的天穹,又看了萧玄策一眼。

  此刻盯着这样的烈日继续赶路的确也不是个好的选择,他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正要推着板车往附近的树荫下走去,就听到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传来,还伴随着“快让开”的呼喝声。

  裴玉蓦然回头,就看到一名身穿鸦青色长袍的男子骑着高大的枣红色骏马朝这边冲来。

  在他身后,还跟着同样骑马佩刀的几人,手中的长鞭挥舞起来,朝着挡在他们前面的几名百姓抽去。

  好在那几人早已有了经验,在看到骑马的人扬起长鞭之时便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将官道让出来了,倒是避免了一场横祸。

  “他们的马还不错。”裴玉顶着日头推了这半日的车,心头已经隐隐有火气了,不过是强压着而已。

  正好这就有人送马来,他自然不会拒绝。

  萧玄策也勾起唇角:“的确不错。”

  转眼间,那一行人就已经奔至眼前。

  裴玉和他的板车正横在路中间。

  那人也不细瞧,习惯性地举起手中长鞭,就要对着裴玉劈头抽下去:“哪里来的刁民,竟敢挡本官的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hdzi.cc。大红大紫手机版:https://m.dhdz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