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隐秘的任务_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大红大紫 > 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 第四十八章 隐秘的任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八章 隐秘的任务

  “殿下,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就是,良臣无有不从。”

  “表叔,此事必须隐蔽行事,最好先不要告诉父王。”

  “什么,为什么要瞒着晋王。”

  马思良想要收回刚才的话了,要瞒着晋王的事情,他也不敢做啊。

  关键是这位世子,尚未成年,他的话不能乱听啊。

  见到这位表叔有些犹豫,李嗣兴贴近马思良的耳边嘀咕了一翻。

  之所以要选择自己这位表叔去帮自己办这件事情。

  一方面自己要在这里协助父亲处理好磨盘山大战。另一方面自己的这个表叔经常协助父王做一些暗地里的事情,说他是晋王府的密谍头子也不为过。

  这件事情别人去做都不一定做得好,只有马思良最是合适。

  “什么?他们敢!没有晋王的同意,他们竟然敢做这样的事情。”

  “表叔,那些人的德性,你还不知道吗,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什么不敢祸害?”

  “可是世子,这件事情干系重大啊,要是出了问题,你父王可能连表叔的脑袋都会砍掉。”

  马思良还是一脸的担忧。

  “表叔,这事儿也就你能办好,咱们以后的宏图大业可全都押在你的身上了。”

  李嗣兴继续劝道。

  马思良似乎是要同意了,苦笑一声道:“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鬼了啊,这才一个月不见,表叔都要不认识你了。”

  李嗣兴故作憨厚地嘿嘿一笑:“表叔,你跟小时候也不一样了,你还记得你骗过我一个鸡腿吧,你还跟我说要用伏虎拳来换的。你的伏虎拳呢?”

  马思良一脸尴尬,他那时候也还只是一个半大小子。

  “表叔,你到时候可以找平阳侯商量,咱们的计划全部都可以跟他说。”

  平阳侯就是靳统武,李定国最信任的大将,成熟稳重,顾全大局,现在正统领忠义营的大部队保护着永历帝西狩。

  同时,靳统武也是李嗣兴的老师之一。

  李嗣兴相信有他们俩相互配合一定会将这件事情给处理得妥妥的。

  众人只见到马思良带领一开始跟着他的十几人离开了队伍。

  李嗣兴站在原地跟他挥手告别。

  实际上,李嗣兴还有很多情事要做,或者说是他想提前做的。

  但是他分身乏术,有些事情也不能对人言。

  刚才跟马思良说的那些也是半哄半骗。

  好在这个表叔是个聪明人,心思玲珑。一下子就想到了李嗣兴所说的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而且表叔是彻彻底底的李家人,也不是永历朝廷的忠臣。

  所以他才会答应了李嗣兴去做这件情事。

  当然了李嗣兴也保证在他回来之前,就将此事告知李定国,并且要征求到李定国的同意。

  这马思良其实是一个阴狠之人,他帮表哥李定国私底下杀过很多人。

  这样的人谁都不放在眼中,但是他谁都不怕唯独就是害怕李定国。

  李嗣兴一行人又走了两柱香的时间,终于江边的道路变得平缓。而且他的目力极好,已经看到前方一大片坝子。

  坝子就是河边的冲击平原。

  这样的地方在十万大山中很多。

  滇地八山一水一分田,这一分田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坝子。

  有坝子的地方一般都是渡口的所在。

  因为河流在冲积起坝子的时候一般都会变得平缓,冲击起来的河堤也不会像山间的河道那样陡峭。

  “站住,不要动。你们是哪个营。”

  道路旁的灌木丛中突然间窜出几个人影。

  他们有的拿刀,有的搭着弓箭。

  李嗣兴知道这是明军的暗哨。

  父王果然是个专业的军人。

  这里距离渡口至少还有两公里呢。

  至少李嗣兴现在还看不到渡河的人。

  这么远的地方就有暗哨了。

  要是真出了什么意外也能够迅速地做出应对。

  “俄是李本忠,有哪个认识俄的。”

  关中方言在南明军中是官方的通用语。

  李本忠这么一说,这个哨位的小头目就放松了下来。

  “是晋王身边的李千总吗?”

  “哎,是俄,你是哪个营的?”

  “俺是大定营的。”

  头目说道。

  “原来是泰安伯麾下,快来拜见世子殿下,俄是专门护送世子爷的。”

  知道是窦名望的麾下,李本忠就放心了。

  “参见世子殿下。”

  几人赶紧看向李本忠背后带着微笑的李嗣兴。

  众人也都远远见过世子,现在一看也都认了出来。

  他们赶紧收了兵器,拱手单膝跪地向李嗣兴行礼。

  李嗣兴很客气地将他们给扶了起来。

  几个哨兵没有想到,自己盯个哨,还能够见到世子殿下。

  李嗣兴没有耽搁,顺着暗哨们指的方向快速行进。

  现在距离李嗣兴跟刘安他们分别已经是第九天了。

  原本十天的路程,到达的时间比预想的还提前了一天。

  因此李嗣兴碰到的明军还没有渡河。

  要是明天到的话,李嗣兴就只能去对岸的磨盘山找李定国了。之所以能够提前一天,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绳索,狭窄的深谷就直接越过去,不是太高悬崖就直接顺着绳索下去。

  李嗣兴前世积累的一些登山经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时的人还不知道如何打自救绳结呢。

  李嗣兴的方法让他们在下山之后还能够很容易就将绳子给回收回来。

  对于这个时间点能够赶到,李嗣兴非常地满意,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帮着父王完善部署。

  但是根据他刚才从哨兵那里了解到的消息,李定国并没有提过伏击的事情。

  当然了,也可能是这些小兵的级别太低,并没有权力知道这些事情。

  伏击原本就必须要注重保密性。

  再往前走,人越来越多。

  江面上一座由木排搭建成的浮桥横跨东西。

  浮桥的两边都是相对平缓的坝子。

  此时两边的坝子上已经人山人海。

  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百姓。

  这规模比刘安带领的那一只百姓队伍要大的多了。

  在江东岸也有很多士兵在维持秩序。

  百姓们虽然拖家带口,但是却都极有秩序地向西岸转移。

  这跟刘安安排流民的手法差不多。

  看样子,父王的手下也有很多能人。

  李嗣兴没有靠近江滩,而是在一名领路的哨兵的带领下,贴着江滩的东面来到了一座山脚下。

  这座山正对着江边,山势非常平缓。

  山坡上有一处平地,周围的草木都被清理一空。

  空地上搭着几顶帐篷。

  李嗣兴没有见到李定国的身影。

  他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这位父王还是老样子。

  治家如治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hdzi.cc。大红大紫手机版:https://m.dhdz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