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父子相见_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大红大紫 > 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 第四十九章 父子相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九章 父子相见

  李定国端坐在桌案之后,看似是在思考明天的战事。

  但是实际上眉头是舒展开来的。这与他平时想事情的样子完全不同。

  刚才亲卫来通报李嗣兴回来了的时候。

  李定国的屁股很明显在座椅上挪了一下。

  但是随即却又毫无波澜的跟亲卫说了一声:“知道了。”

  亲卫也知道李定国的行事习惯。

  明明心中对世子殿下担心得要命,但是就是不愿意表现出来。

  今世的李嗣兴就一直觉得李定国对自己不满意,才会表面上对自己不冷不热。

  因此,年少的李嗣兴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各种本领。

  他在处处模仿父亲,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

  不过此时的李嗣兴融合了后世李嗣兴的记忆。

  早就已经能够洞悉这种父子俩之间的微妙关系。

  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做上位者做习惯了,不善于在自己的家人面前表达出自己的亲情。

  对于李嗣兴后世的那个年龄,早就不需要父亲直接在自己面前表达什么了。

  因为那个年龄的人很容易就通过对方的举止,领会出相应的意思。

  “报告。”

  外面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十三岁的大男孩正是青春期变音的时候,所以李嗣兴现在长的虽然帅气,可声音却是一幅公鸭嗓子。

  “进来。”

  李定国从来没有听过这样报告的方式,但还是让对方进来。

  他甚至都没有察觉到李嗣兴这种报告方式有些特别之处。

  “孩儿见过父王,让父王担心了。”

  李嗣兴一进来就跪倒在地。

  对李定国下跪,李嗣兴的心中一点都没有负担。

  “你的病已经好了?”

  “是的,父王,孩儿的身体已经大好。”

  李嗣兴抬起头,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跟他一样的国字脸,眉眼修阔,身材挺拔,气宇轩昂。

  人们都说李定国是个美男子,果然如此。

  在这滇地,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暗恋于他。

  甚至有女土司愿意以自己的领地为嫁妆,只求成为李定国的妾室。

  但是李定国却很奇怪,只有李嗣兴的母亲刘氏一个妻子,甚至连一个妾室都没有。

  想到刘氏,李嗣兴一阵头疼,似乎是每次碰触到李嗣兴头脑中这段缺失的记忆,李嗣兴都会感到头痛。

  他从李嗣兴那里得到的记忆并非是完整的。

  而是缺失了很多片段。隐隐中,李嗣兴感觉这些记忆片段也许非常的重要。

  这个时代的很多事情并没有随着历史流传下来。

  以满清人搞文字狱的德性,将大量的明朝历史给泯灭掉也是能够理解的。

  这些缺失的记忆总让李嗣兴感到好奇,但是又没有人能够为他解惑。

  李嗣兴在永昌的时候就已经染病,但是李定国并没有花时间来陪他。

  以至于后来他跟大部队走散。

  这个过程中,李定国并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一路上可还顺利?”

  李定国继续问道。

  他的每句话都很短,语气中也没有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关切。

  但是李嗣兴却拥有一颗成年人的心智,如何能够听不出来。

  要是不关心他,这些话李定国其实都没必要问的。

  “多谢父王关心,还算顺利,就是遇到了一队迷路的鞑子,顺手消灭掉了,还俘虏了一个鞑子的牛录章京。”

  “你是说你们碰到了一个牛录的鞑子?”

  “正是,父王,对方是骑兵,而我们在黎明前发动的偷袭,对方有些吃亏,如此才全歼对方,胜之不武。”

  李嗣兴知道李定国最讨厌人家夸夸其谈,所以他没有说鞑子不经打这样的话。

  “嗯,李本忠倒是有长进了。”

  李定国道。

  李定国将此战的功劳归位李本忠,他了解自己的儿子,指挥不了这样的战斗。

  李嗣兴也没有辩解,因为那样只会让李定国厌恶。

  “是的,一路上与忠叔学了很多东西。”

  李嗣兴不仅没有辩解,反而跟着捧起李本忠。

  “你们那样的情况下,不应该留俘虏啊。”

  李定国指出了一个错处,实际上这是在对李嗣兴言传身教。

  “嗯,是的,父亲,只不过这个鞑子小将名叫费扬古,是鞑子皇帝最宠爱的贵妃董鄂氏的弟弟。”

  “哦。”

  饶是李定国也在心中感到几分惊讶,这也太巧了吧,这小子的运气这么好?只是他没有怎么表现出来。

  “人在哪里?”

  李定国问道。

  “呃,孩儿身后还有几千百姓,我留了些兵,他们坠在后面走,俘虏也由他们看押。孩儿带着人轻装先行一步,就是为了早点前来与父王汇合。”

  “你为何要这么急着过来跟为父汇合。”

  李定国问道。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一个父亲应该问的,显得太没有人情味儿了。

  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但是有不明显。华儿说话的方式似乎跟以前不同,但是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实李定国的这种感觉来的很简单,因为他们以前在一起的时候说话很少超过三句。

  “孩儿知道父亲定是要在这里阻击鞑子,所以孩子想要赶上这场大战。”

  李嗣兴这么说就是想要李定国来继续问自己。

  “哦?你如何得知为父要阻击鞑子?”

  李定国果然被李嗣兴勾起了兴趣。

  “孩儿知道父亲是大明的擎天一柱,是将士们心中的战神,是从来不会服输的。腾越过去就再无大明了,所以孩儿断定父亲会在此阻击鞑子。”

  这话要是别人跟他说,他定会觉得那是一个拍马屁的佞臣。但是这话是从李嗣兴的口中说出来的,让他的心中非常受用。

  “哈哈哈,华儿什么时候跟人学会拍马屁了。”

  李定国笑了,他竟然笑了!

  李嗣兴的记忆中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见李定国笑过了。

  “父王,您一直在跟鞑子示弱,应该就是在等一个最佳的机会吧。”

  李嗣兴继续拍。

  实际上李定国一直退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兵败如山倒,还有那么多的百姓。

  他想要组织反击,非常困难。

  更何况一直没有找合适的机会。

  现在他要发动反击,不只是因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点。

  同时也是到了不得不反击的地步了。

  正如李嗣兴所说,腾越过去,再无大明。

  “华儿这段时间长进不少啊。”

  “那么为父就来考一考你,你觉得为父该如何阻击鞑子?”

  不知不觉,李定国的话匣子也被李嗣兴打开了。

  ps:独孤是个脸皮薄的家伙,不知道该怎么跟大家求月票、推荐票。

  不过我觉得大家手中有票的话,不妨投给独孤的新书。那些大佬们,你投票了,他们都看不到。投给独孤,咱可是会一个个看过去,记在心底里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hdzi.cc。大红大紫手机版:https://m.dhdzi.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